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媒体关注
《中国建设报》古韵虬枝 科技加持
发布日期:2025-07-31 15:35 浏览次数:


——江苏城市古树名木的守护“密码”

 

一直以来,江苏省是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的富集之地,一株株珍贵的古树名木宛如岁月的使者,或藏身于古典园林,见证着四季更迭的诗意流转;或挺立于名人故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近年来,针对这些古树名木日常养护、抢救复壮的各类手段正不断“上新”,全省古树名木管理水平愈发精细化、智能化。

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

在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内,有一株紫藤树,树干粗壮有力、蜿蜒曲折,顶部的藤条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每年四五月,花开盈庭、随风摇曳、如梦似幻。五代南唐张翊所作的《花经》中曾记载紫藤的磅礴气势:“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

自古以来,紫藤便极受文人墨客青睐,也是园林中常见的观赏花木。忠王府内的这株紫藤已有452年树龄,为吴中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亲手所植,雅称“文藤”。现在的忠王府区域原为拙政园的一部分,拙政园首任园主王献臣因仕途失意,归隐苏州买地建园,其好友文徵明作为设计者,在园中亲手种植此树。盛花时期,紫藤花在墙头攀缘,簇簇紫色衬以白墙,古色古香。墙外镌刻的“蒙茸一架自成林”生动展现了紫藤花的美丽形态。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这株紫藤集合了名园、名木、名人题记、名人手植等元素,成为连接古典与现代的纽带。

古树苍翠,生生不息。在扬州市个园,有一株荷花玉兰久负盛名,这株荷花玉兰位于个园夏景西侧,树龄200多年,端正雄伟,四季常青。荷花玉兰属木兰科,原产北美洲东南部,近代引入我国,最初作为庭院观赏树种栽植,夏季开花时花瓣洁白厚润,形似荷花而得名,又名广玉兰。园林专家陈从周说:“小园树宜多落叶,以疏植之,取其空透;大园树宜适当补常绿,则旷处有物。”个园的夏山前,地域开阔,高大的广玉兰在鹅卵石铺砌的地面上撒下大片阴凉,微风吹来,涟漪泛起,风动水凉。

这些“活文物”与园林古建筑一起,历经岁月变迁,在精心呵护下屹立百年,不仅衬托出古典园林的独特韵味,更让自然与人文在时空场域形成一场互文,让人们在咫尺间感受古今交织的意趣。

古树“医生”开展“体检”

不久前,一场特殊的古树“体检”在常州市未园进行。一圈、两圈、三圈……古树“医生”黎海棠身穿工作服,绕着古树转圈检测。他一边拖动着专门探测树木根系的雷达设备,一边仔细观察平板电脑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判断古树的健康状况。

接受“体检”的这棵樟树已经135岁“高龄”,树干呈黄褐色,树皮有明显的纵向龟裂。“为了准确评估古树的生长情况,我们需要给古树做‘B超’,用弹性波树木断层画像诊断仪进行检测。”黎海棠介绍说,在树干上选取合适的高度后再绑上设备,诊断仪便可利用树木健康与腐烂木质部对声音的不同传导特性,在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现树木横截面的断层诊断画像,经分析后,检测人员可对古树的相关情况进行诊断评估并出具“体检报告”。报告中涵盖了多个关键指标,包括根系分布与密度,判断根系是否发育良好;土壤酸碱度与有机质含量,评估土壤环境是否适宜树木生长;树干内部健康状况,分析是否存在内部空洞、腐朽或其他病害。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了解古树当前的健康状况,还能为后续的养护和复壮工作提供精准依据。

随着物联网、无线传输等技术的发展,古树名木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各地在定期分级开展古树名木日常巡查工作中,积极探索信息化、智能化的保护管理方式,掌握树木生长状况和保护情况,不断细化管养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南京市依托智慧园林精细化管理平台,构建标准规范、数据共享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建立实时、科学、合理的资源管理机制,实现古树名木数据实时同步和数据的可追溯性。镇江市在南徐大道沿线等处10株古树根部放置了传感器,能实时智能监测生长地的土壤墒情、酸碱度、空气温湿度以及古树倾斜度,可对高温、缺水、倒伏等情况进行预警,数据被及时传输至移动端管理程序,形成可视化管理报表,为养护管理提供准确数据,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老树复壮重焕生机

在宿迁市项王故里景区,江苏最年迈的槐树“寿星”——项王手植槐静静伫立。经历了2200多年的风霜雨雪后,这株老槐树依然郁郁葱葱,繁茂的枝叶肆意生长。

项王手植槐为一级保护古树名木。相传公元前217年,年仅16岁的项羽随叔父项梁前往吴地避仇,临行前,他在出生地梧桐巷种下一棵槐树,以表怀念家乡之情及重归故里的决心。后由于黄河改道导致泥沙淤积等原因,这株槐树主干部分被埋于地下,现在能看到的仅为其枝干部分。

历经洪水、雷击、火烧等各种磨难,老槐树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加上病虫害侵袭,一度岌岌可危……1998年,项王手植槐遭遇锈色粒肩天牛侵害,出现枯死现象,冠幅大幅缩小,宿迁市立即邀请古树保护专家现场会诊,迅速研究制定复壮抢救方案,组织专业队伍实施科学复壮,经过共同努力,老槐树慢慢长出新枝叶,不仅西侧枝“病情”逐渐缓解,东侧枝也慢慢变大。

据宿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园林绿化处处长张瑞介绍,近年来,宿迁市多次扩大项王手植槐保护范围,清理移除老槐树周边多余树木,保证其生长环境;定期做好主干防腐工作并加强树干支撑,增设复壮沟和透气井;在此基础上改良土壤,进行定期松土和杀菌。同时,根据老槐树生长情况科学施肥,适量修剪长势过密的枝条,保证日常生长透光透风,对易发的菌害和虫害及时开展物理清除和药物防治,全面保障老槐树茁壮生长。

 

王璇  王明燏

2025年7月31日《中国建设报》专题3版


关闭
打印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