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完整社区建设的提案”收悉。社区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完整社区建设从设施建设、服务管理和治理机制等方面统筹社区建设,对于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完整社区建设,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政策引导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将完整社区建设纳入老旧住区宜居改善工程,要求各地“围绕环境提升和文教体卫等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通过设置物流快递、垃圾分类、充电桩、体育健身、停车等设施,提升居住社区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支持老旧小区‘15分钟生活圈’内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整理腾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教育、医疗卫生、托育、养老等设施,打造完整社区。”省政府将“推进完整社区建设”作为2024年省政府重点工作予以强力推进。
二、坚持试点先行
自2022年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民政厅联合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各地对照国家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要求,开展社区建设情况调查,指导各地编制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并积极向国家推荐试点社区。目前,我省6个社区被列为国家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数量在全国各省位居第二,我省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南京月安社区高标准打造5A级养老服务中心,为入住老人提供营养膳食、文娱社交、个性定制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大力推进智慧养老信息化建设,按照“一系统、十平台”架构设计运营,配置“智慧养老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养老服务资源全领域覆盖、全周期管理、全要素链接。无锡稻香社区坚持规划引领,打造“一街一弯、两带六片”的系统化公共空间,保证每个组团有组团中心、整体绿化空间成环成片,形成完整的慢行体系。同时,我省注重试点经验总结和推广,我省试点经验被住建部列入《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并被《中国建设报》报道。
三、统筹推进建设
我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国球进社区活动、社区活动场地建设等工作,按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要求,全面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统筹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一是指导各地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落实《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统筹社会服务、就业援助、居住需求、交通出行、休闲娱乐和防灾避难等服务要素,依据设施功能关联度和服务半径,围绕“15分钟、5-10分钟”社区生活圈分层布局,补齐养老服务设施和儿童服务设施配置短板,推动全龄友好社区建设。
二是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把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内容清单。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制定了“十大项、三层次”的菜单式改造内容清单,把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体育健身设施、文化休闲设施、适老化设施、无障碍设施等纳入“完善类”改造内容,养老服务设施、卫生服务站等社区服务设施纳入“提升类”改造内容。2022-2023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195个,其中,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的电梯 3222部,增设文化休闲场地、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超过110万平方米。
三是结合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组织各地积极申报国家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城市,编制试点方案,制定试点项目清单,完善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目前,已完成试点申报城市的省级遴选工作,我省无锡、扬州、南京、苏州、徐州、南通等6个城市被作为试点城市上报推荐至国家。
四是结合“国球进社区”活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体育局联合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积极指导各地通过城市体检、群众问卷调查等方式,摸清健身设施短板和群众健身需求,科学制定“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实施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大力推进社区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社区体育健身功能。
五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积极组织各地进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推进社区活动场地建设,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利用“边角地”完善健身、娱乐、休闲等社区功能,重塑社区活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住建部科技司首期《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交流简报》整期报道了江苏社区活动场地建设经验,并将我省优秀案例在《中国建设报》专栏刊载,向全国推广江苏经验。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完整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完整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您的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健全协调机制。完整社区建设面广量大,需要多个部门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我省将加快推进构建部门协调机制,指导各地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等方式加强部门合作,统筹制定完整社区建设方案,合力推进试点工作和有关项目实施,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推动完整社区建设工作的科学规划、系统部署与稳步实施,助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
二、加强政策支持。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完整社区建设经验,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完整社区建设配套政策,在省级层面统筹谋划并部署推进全省完整社区建设工作。二是结合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工作,将持续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引导要求纳入修订内容,并指导各地在组织编制详细规划时,落实相关规划技术规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三是指导各地根据《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等相关标准规范对完整社区进行验收和评价。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评价与指引》等有关完整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评价细则的编制工作,督促各地提升完整社区建设水平。
三、推进完整社区建设。一是指导各地围绕“一老一小”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积极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工作,及时梳理总结完整社区试点建设经验和典型案例,加强宣传推广。二是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指导各地推进老旧小区完善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三是组织各地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指导各地确定试点建设项目,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完善。
四、注重公众参与。一是加强民主协商,在完整社区建设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健全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议事协商平台,以民主协商为重点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机制,拓展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渠道,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通过党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议事协商,提升完整社区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二是培塑社区文化,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拓展便民利民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等,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队伍作用,着力构建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人人是主体、人人有责任、人人做贡献”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将在完整社区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也请您继续给予关心,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