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称: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26号建议答复——关于强化苏南农房改造省级政策支持的建议

索引号:

014000052/2023-00255

发布机构: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文件编号:

生成日期:

2023-07-26 时效:

内容概述: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26号建议答复——关于强化苏南农房改造省级政策支持的建议

农村住房安全和住房条件改善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省委、省政府对此一直高度重视。20189月,省委、省政府在苏北地区率先开展农房改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全省农村地区仍有一些危房以及面广量大的老旧农房需要推动有序改善,苏北地区农房改善工作成效也激发了苏南苏中地区干部群众改善农房的意愿。202111月,我省召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我厅积极会同省有关部门、单位指导各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农村危房消险解危和老旧农房改造改善,通过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农民自我更新住房。截至2022年底,各地上报超额完成省定改善101810户的年度指导性计划。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20223印发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一二三”的工作思路(聚焦1个重点——农房安全和品质提升,围绕2个改善——农房改善和村庄改善,坚持3个原则——农民主体、自我更新,政府支持、分类施策,规范操作、严守红线)提出重点推进1980年前建的农房改造改善,支持鼓励1981年至2000年所建农房的改善,对有安全隐患的优先及时改造,2022年-2026年改善全省50万户以上农村住房,力争20236月底前基本完成行政村集体土地上的危房消险解危、2026年底前基本完成1980年前建的且农户有意愿的农房改造改善。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提请省政府建立了由31个部门、单位组成的江苏省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省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我厅。提请省联席会议印发通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我厅负责做好省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指导各地加强设计引导、强化技术支撑等工作。督促市、县两级建立健全相应工作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机制。

三是加强部署推动。提请省政府分别于2022415日和91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推动。提请省联席会议印发通知,分解下达2022年度指导性计划,并督促各设区市细化分解至县(市、区)、落实到农户。会同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7个调研组对13个设区市开展专题调研。按月调度各地工作进展,常态化开展调研指导,定期梳理各地经验做法,编印20期工作简报供各地学习参考。

四是加大支持力度。研究起草改善农户认定办法、市县工作绩效评价办法、改善项目评价标准、档案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并向各地各有关部门广泛征求了两轮意见建议。省财政厅会同我厅研究制定《江苏省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坚持全省“一盘棋”,奖补范围覆盖苏南、苏中、苏北地区,2022下达35亿元奖补资金。我厅组织编制印发《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一本通(村民版)》,从面向农民群众角度解读政策和工作要点。

五是强化技术支撑。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共同主办新时代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竞赛,共收到省内外百余家单位提交的304份参赛作品,经专家初评、网络投票、复评,择优遴选出50个获奖作品,让村民投票选出最喜爱的建筑方案,并积极推进相关作品落地实施。组织编写培训大纲和考核大纲,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工作。组织开展高品质示范项目遴选,指导各地在农房改善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时代民居范式。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您提出的相关建议,全面落实《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省联席会议办公室所在单位职能作用,会同省有关部门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强组织推动,加大创新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有序推进农房改善工作。一方面,聚焦年度任务,加强督促指导。提请审定、印发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农户认定办法等5个政策文件和2023年度全省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指导性计划,组织开展2022年度全省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综合评价。通过专题督导、工作简报、督查通报等形式进一步压实市县主体责任,督促各地聚焦工作重点、加强组织推进,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消险解危、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1980年及以前建的农房改造改善,同步提升规划发展村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同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聚焦品质提升,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设计引领,遴选、培育一批省级示范项目,组织设计大师进行跟踪指导,通过高品质示范引导各地在农房改善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时代民居范式。持续完善“江苏省农房建设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农房建设服务网”,组织农房改善工作专题培训。开展“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工作,加强乡村建设工匠队伍建设,推动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