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升高,又到白蚁分飞期。26日上午,江苏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百日公益行动启动仪式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举行。记者了解到,全省白蚁防治机构将用100天时间,完成全省100个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白蚁检查、预防工作,守护红色基因,献礼建党百年。其中南京遴选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雨花台烈士陵园等14处革命文物列入白蚁防治公益行动名单。
100个革命文物将开展公益白蚁防治。
据了解,江苏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031处,在《江苏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最终征求意见稿)》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2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多位于野外自然环境中,植被茂盛,水源丰富,易遭受白蚁危害。
南京共有14个革命文物入选。
本次公益活动由江苏省住建厅、江苏省文旅局(省文物局)主办,全省13个设区市的白蚁防治机构代表参加启动仪式。省住建厅党组书记顾小平表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是百年党史的见证者,也是学习党史的最好教材。
梅园新村纪念馆是白蚁重点防治单位。
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房屋建筑、江河堤坝、档案书籍等都容易遭受蛀食。白蚁分泌的蚁酸能腐蚀钢筋混凝土、燃气管道、电线电缆,危害性极大。此次“百日行动”中,全省各市将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开展蚁害检查工作,着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每一处经过白蚁检查、预防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建档立卡。
南京白蚁防治中心开展古建筑白蚁防治。南京白蚁防治中心供图
去年,南京市文旅局曾会同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先期开展了全市重点文物建筑蚁害普查工作,其中涉及红色文物建筑42处,为下一步开展治理做好准备。
南京市白蚁防治管理处(研究所)处长蒋宏告诉记者,每年3月到7、8月份是白蚁分飞和繁殖的季节,只要环境适宜,它们就会飞进建筑,取食木质纤维,且隐蔽性极强。市白蚁防治中心已为我市所有文保建筑建立“一档一卡”的“终身体检档案”353份,并成立了啄木鸟青年服务队,奔赴11个区、学校和白蚁危害严重社区,开展白蚁防治宣传和服务。服务队成立以来为460户弱势群体义务灭治白蚁,直接服务群众2500人次。“白蚁防治是一个长期斗争,希望通过此次公益行动,更好保护、传承红色基因。”蒋宏表示。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何钢 图/文
2021年3月26日《紫金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