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媒体关注
《紫牛新闻》5个项目喜获 “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来看看究竟“花落谁家?”
发布日期:2021-03-13 10:08 浏览次数:

扬子晚报网3月11日讯(记者 季宇轩)近日,2020年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名单出炉,“如皋市龙游河宝塔河水环境治理工程”等5个项目荣获“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

说明: https://imgcdn.yzwb.net/752_1615424800000.jpg?imageMogr2/thumbnail/1080x%3E/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名单

项目情况介绍

如皋市龙游河、宝塔河水环境治理工程

说明: https://imgcdn.yzwb.net/7204_1615424844000.jpg?imageMogr2/thumbnail/1080x%3E/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龙游河、宝塔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是如皋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针对两条河道部分河段填埋、局部水体黑臭、周边公共空间缺乏等问题,如皋市政府对龙游河、宝塔河进行综合治理,实施水系沟通、河道拓浚、控源截污、补水活水等系列工程,总投资约5亿元。项目完成后,恢复城市水域面积约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22万平方米,增设慢行步道11公里,强化水面保洁等日常管养,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改善城市水环境、水景观,为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改善人居环境,得到居民广泛支持和认可。

水环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两条河道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树木、花鸟鱼虫等生物种群多样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特色景观风貌得以提升,探索“用水点亮城市”,融入如皋历史文化元素,整体梳理与节点打造相协调,水景与古城交相辉映。

落实生态优先战略,采用“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浮岛与湿地、陆上与水体”等多种搭配,体现生物多样性。 进一步满足居民公共空间需求,开放式、生态化、高品位的滨水空间,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南京市江心洲污水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

说明: https://imgcdn.yzwb.net/6891_1615424884000.jpg?imageMogr2/thumbnail/1080x%3E/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江心洲污水厂设计处理规模64万m³/d,原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根据省、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2016年底启动了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2017年5月开工建设,2018年10月建成投入试运行,目前已满负荷运行,出水达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67万m³/d。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新建曝气沉砂池、改良A2/0生物池及污泥回流泵房等,配备生物除臭系统,于生化池池顶打造空中花园,厂区内除构筑物和道路外,绿化覆盖率达100%。

特色亮点

进一步改善了出水水质,对长江水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在提标施工过程中不停产作业,连续36小时带水作业顺利完成新老厂主工艺管道接驳。以科技驱动改造,先后与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研究,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高淳区高岗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说明: https://imgcdn.yzwb.net/2111_1615424922000.jpg?imageMogr2/thumbnail/1080x%3E/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高岗自然村隶属于高淳区漆桥街道,村庄户籍人口138人,常住人口39户,80人。村庄地处小茅山田园综合体西北入口,是慢城核心区的门户,衔接漆桥古街与山慢城景区,紧邻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2018年,清华大学与高淳区人民政府签约,选址高岗村建设江苏省第一家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以高岗耕象和清华读意为主题的耕读公社项目。两年以来,高岗村在建筑改造、大地景观、旅游设施、道路系统、污水处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以工作站为主体同步开展了各类研学、培训、论坛活动,实现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乡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特色亮点

探索了“高校+村集体+村民”的多主体乡村振兴经验,以顶尖高等学府为核心,将学习从校园带到田间、乡村,探索一条更具复制性和操作性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探索了“建筑+大地景观+基础设施+精神品质”全方位的人居环境改善经验。倡导保护性改造、微整治,积极利用现代营造技术和建筑理念,顺应原始村落肌理,修旧如旧;结合景观营造,恢复种植村庄周围闲置、抛荒农田,并与农事体验等结合,提升大地景观品质;精心构建学生课外实践、研学培训等活动,同步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品质。

探索了“土地制度改革+人才引入+产业发展”的城乡融合发展经验。结合高淳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点的任务,按照“确权、赋能、搞活”的基本思路,围绕土地、产权进行改革,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升乡村价值;利用国资平台作为经营主体,丰富乡村发展的人力资源要素;将传统乡村文旅观光转向教育研学领域,延伸城乡产业链条,具有较高示范性。

爱绿植绿护绿共建宜居美丽常州的探索实践

说明: https://imgcdn.yzwb.net/1450_1615424974000.jpg?imageMogr2/thumbnail/1080x%3E/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常州市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总体谋划,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和科普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绿化家园活动,促进全民爱绿建绿护绿意识的提高。结合公园、绿地、植树基地、园艺中心等平台,大力推广植物种植、抚育管护、认种认养、捐资捐物等尽责形式,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建设宜居美丽城市,公众参与度显著提高,促进了常州城市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

特色亮点

以宜居美丽常州建设为抓手,多维度营造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氛围。创新公众参与机制,率先开通微信公众号和APP,吸引近百万网友参与相关活动。策划组织创建生态园林城、园艺讲堂等主题活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积极性空前高涨。搭建平台,推行市民、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认种认养、出资捐建,成效显著,形成园林绿地共建共享新模式。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绿化建设

说明: https://imgcdn.yzwb.net/1039_1615425014000.jpg?imageMogr2/thumbnail/1080x%3E/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项目始建于1965年成立的国营东台市林场,是国家沿海防护林重点建设基地和国家生态公益林保护基地。公园以“重在自然、精在特色、贵在和谐”为理念,进行土壤改良、森林植被恢复、湿地保护及生物多样性营建,园内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结合生态资源的优势,进行景观、功能布局,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拓展游憩、休闲、科普、康养等功能,先后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荣誉称号。

特色亮点

立足沿海特困地生态修复,改良盐碱土壤,丰富植被种类,与科研院所合作,建成江苏沿海第一片万亩人工林,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对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地区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

在保护森林与湿地资源环境的前提下,实施森林抚育,控制林业生产强度,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带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促进了森林经济的发展。

拓展森林科普、休闲、游憩等功能,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养生休闲的需求,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得到良好发挥。

2001年,省政府参照“联合国人居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评选表彰情况,设立了“江苏人居环境奖”,以表彰在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中人居环境改善成绩突出的城市、项目和单位。

“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是“江苏人居环境奖”的重要子奖项,分为20个不同的评选主题,包括住房条件改善、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特色空间塑造、水环境治理等。近年来,全省各地以创建人居环境奖为抓手,实施了一大批富有成效的工程项目,累计共185个项目获得“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为人居环境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3月11日《紫牛新闻》

关闭
打印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