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媒体关注
《中国建设报》南京:提升共享单车管理效能 畅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20-12-10 15:35 浏览次数:


3fac1fb5371f183348d0be7ad0e67e1c

“短途出门,骑1辆共享单车,不仅方便快捷,还有助于锻炼身体。工作以后运动变少了,长胖了不少,所以我经常通过骑车或走路的方式消耗热量。1个小时以内的路程,我基本都会选择骑共享单车出行。”南京市民李先生说。

共享单车在有效解决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在共享单车的规划与管理上,走出了共享单车“特色管理”之路。

“差别化”管理

破解乱停乱放难题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是南京市老城区管理停车的一大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南京市城市管理局联动各区城管部门,进行管理目标、管理力量等“差别化”,不断优化资源,实现停车有序。

为督促各家共享单车企业做好运维,南京秦淮区首推“首位激励、末位淘汰”机制。据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停车设施管理处处长叶彬介绍,在保持秦淮区单车总量不突破4.5万辆的前提下,减少考核最后一名的共享单车企业的市场配额,奖励给考核第一名的企业。上半年,市、区两级双重打分后,排名末位的企业让出了8000~ 10000辆投放额给排名第一的企业。

秦淮区地处老城区,旅游景点众多,每天涌进新街口核心区的单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辆达4000~5000辆,且进的多、出的少,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若不及时进行转运,共享单车就会出现积压现象。但新街口地区严禁道路乱停车,共享单车企业把单车运出去也面临着违停处罚的窘境。为此,新街口区域尝试设置了4处临时单车转运点,分别位于印象汇广场、新百优衣库门前、友谊广场、石鼓路和王府大街交叉口。位于新街口印象汇广场的临时转运点,可容纳1000辆左右共享单车,城管协管员、非机动车管理人员每天把散落在路面上的车辆转运至临时点,达到一定数量后,再通知各单车企业运维人员,单车企业必须1分钟内响应,30分钟内到达现场将单车转运出去。

江宁区联合共享单车企业进行整治调度。组织三家共享单车企业(美团、哈啰、青桔)运营负责人召开共享单车企业整治调度部署会,要求“总量控制、精准运维、分区编码”,督促各运营企业突出做好总量控制,配足运维管理人员,进一步科学规划共享单车停放泊位,精确到点位、标号、可停放数量,并制成标志标识设置在各点位上,强化重点区域运维,提升共享单车运行质量。对于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加大巡查力度,落实长效管理,通过微信工作群、共享单车监管平台严格督促各共享单车企业加大投入和运维,提升运行质量。截至目前,全区共创建非机动车停车示范路32条,整治难点区域20处,清拖、整理乱停乱放非机动车3万余辆。

“科学化”管理

打造文明共享秩序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江北新区共有共享单车约5万辆,主要分布在桥北片区,重点集中于柳州东路和天润城两个地铁站。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约谈了各家共享单车企业,并组织街道共同商定出关于共享单车管理的五大原则,即总量控制、精细运维、属地监管、联动考核、优胜劣汰。

据了解,自今年811日起,美团、哈啰、青桔三家共享单车企业采取分批投放方式,每家先投放2000辆,投放车辆上都印有江北新区标识,目前投放工作已顺利结束。“在投放2000辆的情况下,我们配备了20位维管人员、配备了10辆电瓶三轮车用于桥北片区地铁站周边的运维、配备了1辆厢式货车用于江北快速路沿线巡查。”美团交通政府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方便市民合理停放共享单车,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应划尽划、能划则划”的车位施划原则,确保在每个地铁站施划200300个共享单车停车位供市民停放。同时,梳理出辖区内需要增设停车泊位的路段划设非机动车停车位。目前,在柳州东路和天润城两个地铁站周边,已经没有了共享单车大面积堆积现象,地铁周边也有共享单车企业工作人员在有序运维。

栖霞区的共享单车用上了高科技,实现了有效调度。梯形的小盒子,挂在路灯杆上,看起来非常新奇,走在栖霞区,不少市民都能发现这样一个装置。原来,这套设备叫共享单车饱和度监测仪,是栖霞区城市管理局用来监控共享单车的智能系统。有了监测仪,共享单车所有的数据都被汇总到了系统平台。

不仅如此,在栖霞区范围内,美团、青桔、哈啰三家共享单车企业的运维人员都配备了蓝牙电子工牌,城管部门可以有效监测运维人员的位置,及时、合理地对三家企业的运维人员进行调度、管理,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栖霞区的仙林地区,因有大学城,每天地铁出入口都会出现车辆淤积、找车不便、停车不规范等问题。据悉,栖霞区共享单车总数近4万辆,仙林地区单车数量达1.4万辆左右,属于超饱和状态。原先是哪家先进来,哪家的车数量就多。这次,栖霞区以仙林地区为试点,考核三家共享单车企业,决定其在该地区车辆的投放数量,推出“动态配额管理模式”,对三家共享单车企业进行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决定各家在栖霞区重点区域投放多少单车,以此来激励企业做好管理运维。

“精细化”管理

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南京市的主城区,由于历史和时空的原因,城市布局车位配建严重不足,资源供给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长期存在。秦淮区作为老城区,不断推动管理力量下沉、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精细发力,着眼大治理、大城管,把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作为民生事项,进一步实施责任精准化、合力精准化、效能精准化,探索以街道为管理单元的停车秩序新融合,真正达到管理提升效能的目的。

实施合力精准化,推动停车秩序管理深度融合警网巡防,建立“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以块为主”的工作机制,将上级的停车管理目标任务平铺在一张网上,梳理重点、难点、堵点,通过打通信息孤岛,使管理力量统筹有序、统一使用。对边界部分,以现有网格为基础,建立警网融合三级架构,做到停车管理早发现早治理,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关口前移的机制,建立管理力量与停车需求的直接对话,把解决问题转化为服务群众,真正寻求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减少交叉重叠,形成条线和板块结合的管理新格局。

“今年年初以来,秦淮区城市管理局结合综合执法改革,将执法力量下沉街道,积极探索智慧停车的新路径、新方法,充分盘活存量、挖掘增量,把停车需求和停车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抓手,系统分析数据,精准点对点发力,着力打造管理新业态,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叶彬表示。

鼓楼区城市管理局与美团、哈啰、青桔三家共享单车企业签订协议,积极打破单一管、对抗管的僵局,探索实现共享共治管理新模式——“共享单车试点下沉式管理”。美团、哈啰、青桔三家企业每月各派1辆运维车、3名工作人员会同属地街道对地铁出入口、商贸聚集区、大中院校、医院等重点片区进行巡查,将单车疏导至就近的支路街巷进行规范摆放。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鼓楼区城市管理局绘制共享单车停放点管理地图,标注重点管控点位、疏导区域、问题易发时段以及运维人员工作职责、权限、范围等,推动共享单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未来,还将按照季度和天气分类,编制全区共享单车点位运维力量配置图以及重大活动应急处置方案。

鼓楼区城市管理局还建立了双推送双考核管理机制,为运维人员配备手环、运维车辆配置车载GPS及对讲设备,实时掌握人员及车辆动态,及时下达调度指令。此外,区停车管理中心加大街面巡查,以共享单车的摆放秩序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等为考评依据,适时引入第三方考核评价机构进行专项考核。

“南京拥有优质的骑行环境,有多元化的出行场景,城市原有的道路交通慢行系统比较完善。这里海纳百川、鼓励创新,让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能在这里得到包容、孕育和发展,并逐步融入整个城市的交通体系,深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美团会继续提升企业管理服务水平,与相关主管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合作,通过美团共享单车大数据的挖掘,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与政府和社会共同为骑行创造更安全的道路条件,为南京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美团交通政府事务部负责人孙可青说。

马文华 若雪

2020127日《中国建设报》8

 

关闭
打印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