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媒体关注
《中国建设报》从“关键小事”到“民生大事”
发布日期:2020-01-03 12:17 浏览次数:


——常州以党建引领激发基层治理“内动力”

 

每天晚上7时30分到8时30分,常州市中海锦珑湾小区居民陈秀言都会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小区内巡逻。

“我们发挥小区党员作用,成立了志愿者队伍,现有100余名志愿者定期开展活动。”社区民警戌春说,此举改变了以往物业服务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

党建元素的加入,不仅提高了物业员工的服务意识,更赢得了小区居民的肯定。锦珑湾小区如今已经成为服务质量示范小区,业主的满意度从80%提高到95%,物业费收缴率上升到90%。

中海锦珑湾小区只是常州市吹响物业管理服务党建“集结号”的一个缩影。建于1999年的常州市金坛区南园二村整治出新后,探索实行了“党建+物业+网格”模式,成立了物业管理委员会党支部,建立了“小区党支部—片组责任区—联络员”的三级管理网络,将小区61名党员全部编入其中。党员们围绕居民关注的物业管理服务等问题,与业主近距离沟通交流,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商、共管新机制。

2019年6月,常州市委组织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以党建引领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并召开部署推进会,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行业服务水平。该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调研座谈,研究工作举措,协调解决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党建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目标落实落地。

据了解,常州市将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纳入网格党建范畴,采取单建、联建、派驻党建指导员等多种方式,推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组建党组织实现“两个全覆盖”。到今年年底,有3名及以上正式党员的物业服务企业和符合条件的业委会,党组织组建率均将达100%。同时,全面推行“双向融合、交叉任职”制度,社区党组织推荐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或网格党支部书记进入业委会,推荐业委会主任、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担任社区党委或居委会兼职委员,使各方“合成一股力、拧成一股绳”。力争到2020年年底,居民区“两委”和业委会成员双向任职率达60%以上。

在联动服务方面,该市积极探索建立了协同议事机制、协同处理机制及协同监督机制,让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和辖区治理力量共同参加的多方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矛盾问题,共同为社区居民服务。积极构建社区“两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动巡查、联动分析、联动处置的工作机制,对涉及小区环境改造、公共设施改善等重大事项、重要问题,成立项目联动小组,专项研究方案、推进落实解决。此外,主动把各支力量纳入到社区网格建设中,有序参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深化以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和成效评议会“四会制度”为重点的长效协商机制,通过社区党组织引领各类组织和广大居民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目前,常州市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了“红色物业·先锋管家”创建活动,打造了多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体现常州特色的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党建品牌。一批批“先锋管家”党群示范服务阵地,把党旗插在物业管理服务“第一线”,做到有场所、有设施、有标识、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在“可视化”建设中注入“红色物业”基因,把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创建的“先锋管家”示范团队,突出培育专业化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居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先锋管家”的红色温度。

蔡军  盛伟峰

2019年12月23日《中国建设报》专题11版

 

关闭
打印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