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媒体关注
《紫金山新闻》乡村新颜①│“自带滤镜”的如皋顾家庄:家家建洋房别墅,户户有“私家园林”
发布日期:2019-05-28 15:42 浏览次数:

 

中国乡村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会发展成什么模样?

从苏南到苏北,从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到农房条件改善,记者跟随江苏省住建厅走访南京高淳、常州溧阳、南通如皋、盐城建湖、宿迁泗阳的5个村庄,《乡村新颜》带你看看江苏省如何书写乡村振兴的一笔一划。这既是给南京市民提供亲近乡村的良好选择,也给出了乡村振兴生动的案例和范本。

在距离南京3小时车程的南通如皋,有一处家家盖起洋房别墅,开门即见“私家园林”的村庄——顾家庄。色彩鲜亮的别墅前,各家的庭院都栽植着形态各异的“如派盆景”,远远看去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犹如“自带滤镜”,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致。

这里是蜚声中外的如派盆景的发祥地,也在2017年入选了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时隔两年过去,我们的探访揭开了顾家庄“plus”版的全新面貌……

不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规划师“陪伴”乡村成长

说起如皋,很多人熟悉“如皋盆景”——这是全国盆景艺术七大流派之一,蜚声海内外,获奖无数,如皋每年都为北京中南海提供不少盆景。2012、2014年相继成为江苏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顾家庄入选了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而这几年,“城市化手法”“布景式设计”“农村不像农村”等照搬城市模式、千篇一律的声音就此起彼伏,这引发人深思,如何改善乡村面貌而又突出田园特色?

去年,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下称省规划院)南通分院设计副总监庄宇就带着团队长期驻扎在乡村,开始了和乡村的“相互陪伴”。

“真正住在村里就会发现,每个村庄的实际需求都不一样,不能把我们认为科学合理的方案强加给村民。”团队现场负责人王宁民举例说,城市里动辄就做20多米宽的双向四车道,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乡村肌理。如皋以前的村庄道路均是宽约4米的土路或者水泥路,生产道路和生活道路混用,拖草皮、盆景、苗木只能用农用车进出,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团队将休闲道和生产道有机融合,做成6米的沥青路,每隔一小段便增设一个会车段,并从生活道路中彻底分离出来,既有利于生产安全,又不会占用太多耕地损害村民利益。

省规划院副院长刘宇红告诉记者,这是省规划院首次引进EPC模式(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truction施工,是国际通用的工程总承包产业的总称),规划师们长期现场驻扎、蹲点进行方案优化与施工指导,统一进度、标准和效果,让规划师的想法真正快速有效地落地。

“以前规划师设计成果出来以后直接交给村里和施工单位就行了,由于现实情况的差异,最后的结果可能和规划师一开始的方案有差别,这就饱受诟病。”庄宇说道。团队长期驻扎在村里,进行陪伴式成长、跟踪式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听取村民和乡贤绅士的意见建议,就可以动态优化规划方案。

乡村工匠施可可是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学的就是园艺专业。五六年前辞职回到老家,在家门口开启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把造园技术带回乡里。对本地苗木情况、环境再熟悉不过的他,十分清楚哪些树木不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种植,哪些树种村里更需要,这也就给规划设计师们带来切实有效的建议。团队曾考虑种植银杏、柏树等树种,但施可可和其他村民却认为“银杏遮阳”“柏树不适合做村庄的行道树”“可以用本地树种,便宜又好种”,最终团队采纳了他们的建议,采用本土树种。

基于长期的园林产业发展,村里恰如一大片绿色庭院,“缺的就是彩叶树木!”施可可认为村里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自然色彩。多方商量磨合以后,村里的道路绿化带被樱花树填上了,这给这一片“绿叶庄”带来更多色彩和花香。

不再“孤芳自赏”,自家庭院“扮靓”全村

与很多乡村人口外流、产业薄弱的问题不同,顾家庄的盆景产业十分兴旺。今年72岁的陈钧身体还很硬朗,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伺候”这些盆景。他告诉紫金山记者,父亲在1953年开始种下一棵棵苗木以后,带动了整个村庄的盆景接连不断出现。儿子也辞掉高速收费站的工作,跑回家种起了盆景,这一家族产业又延续到了儿子手上。

尽管三代耕耘在盆景的天地里,但他没想到,现在村里还成了景点,光从上海来的大巴车一天就有十几辆。“以前来村里的,都是零零散散做盆景生意的。现在游客都是一批批来,上海、南通、南京等各个地方的都有。”这为每一家的盆景业务拓展都增加了机会。

为什么游客一波一波来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老百姓就是粗放种植,自家管自家的,这种一种那养一类,杂乱无章。”陈钧说道。现在门前寸土寸金的自留地上,各家精致的“私家园林”里都栽植着近百棵罗汉松、小叶黄杨等S形“如派盆景”。院子里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出去,院子门头的花草装饰如一家一户的名片,别致整洁而又各不相同的庭院景观成了每一家的特色。

庄宇介绍,村里和入户庭院的景观道路都有苗木和盆景,好的盆景作品展示在公共空间里,这样就将村庄的封闭式变成了敞开式的空间,让人们可以亲近苗木,可以接近庭院和村民的生活。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江苏将对前两批特色田园试点村庄进行验收命名,梳理总结各地建设试点经验,编制优秀案例集,并适时启动全省特色田园乡村面上创建工作,带动市县同步开展,让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在全省多地“开花落地”。

(紫金山记者 王丽华)

2019年5月27日《紫金山新闻》

 

关闭
打印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