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媒体关注
《荔枝网》“宜居家园·美好生活” 这场设计大赛真题实做脑洞大开
发布日期:2019-12-18 10:13 浏览次数:

 

今天(12月17日),第六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决赛在江苏教育频道演播厅举行。入围大赛决赛的19项作品在现场进行了精彩对决,最终产生了本届大赛的金、银、铜奖。

本届大赛以“宜居家园·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围绕现实生活的宜居性改善,通过“有温度”、“场所感”的设计,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促进全龄友好、人文共享、绿色安全的美好家园建设与共治共享,推动设计服务现实改善。大赛分为学生组和职业组,选手们带来的项目中,既有住区集成改善、小微空间改造的,也有对城市街区更新、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或特色塑造等提出综合设计方案的。

苏州大学的郭斯琦带来的《舟车不劳顿——装配式服务区构想》,结合海上经济的发展与可持续经营的理念,探索了一种新型服务区模式,为行车途中的人们创设更好的体验,营造更温馨的服务区公共空间。她的一系列设计阐释得到了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

郭斯琦认为比较有趣的一块,就是它可以利用一个装配式建筑的理念,“比如说这个区域,它需要有比较大的一个顾客的承受能力,那就可以配置比较多的这种模块加以组装,然后就可以提升它的承载能力。”此外,她还利用海洋主题来给服务区增加了一些有趣的体验,“可以结合像是垂钓娱乐这种的一些产业、旅游产业,来让整个体验更加完善。”

基于当下快速城市化与社区老龄化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的现状,江南大学的李泓葳和姚健琛选取了无锡市滨湖区稻香水秀新村为改造对象,他们在设计中引入“全龄社区”的概念,通过整合环境、建立新秩序,打造新地标,引入年轻群体等方式,营造烟火气息、市井气息,让空间有“家”的归属感。这一设计最终一举拿下学生组金奖。

在李泓葳看来,这样的社区是一个非典型性的社区,但是它同时又具有示范性。“我们对于一个老旧社区的振兴,不应该只停留在怎么让它更适合养老,而是应该要有一个新活力的注入,这样才能够让老年人和年轻人在一起彼此交流,让新鲜血液注入到这个社区当中。”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是“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专项赛事。大赛自2014年起已举办六届,为设计师、学生及社会公众搭建专业性与社会性充分融合的平台,以创意构思和创意设计推动城乡空间品质提升,并引导推动形成建筑文化的社会共识。大赛倡导真题实做,推动优秀作品落地实施,服务现实改善。目前,已有苏州浒墅关古镇滨水区复兴、扬州广陵沙头村、苏州吴江众安桥村、南京溧水李巷村、常州溧阳塘马村、南京江宁东山街道佘村等20余项作品落地。

 

在参赛选手、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师刘佩鑫看来,这些设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大众的认知程度在一步步提高,社会的文化包括对建筑的认知都在发展,这些作品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一个期待,以及我们对未来功能实用的一个多方面多样性的考虑。”

本届决赛的作品,让大赛评委、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感到“出乎意料”,他表示一方面这些作品本身质量比较高,有的作品对生活现场的调研非常深入,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选手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畅想非常有价值。“宜居家园·美好生活,其实它还不仅仅是设计,它还需要有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实践过程。我也是非常期待这些年轻的学子,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具体的社会实践的进程当中去,能够把他们的创意真正落到人居家园的大地上。”

(沈一秀 王健安 江苏新闻广播/周洋)

2019年12月17日《荔枝网》

 

关闭
打印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