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建筑机器人参与施工,智能家居自动响应生活需求,人工智能提前预判用户习惯……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场景,正逐步走进江苏的城乡建设。
9月29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系统梳理并发布覆盖房地产、建筑业、市政基础设施等多行业,贯穿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流程的“技术图谱”。这份“工具箱”和“指南”,将成为推动全省住建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费少云介绍,当前大量建成于2000年以前的房屋已进入更新改造关键期,整体品质和现行标准之间存在差距。“必须着眼长远,系统性推进行业转型。”为此,省住建厅联合40多家单位、近百位专家,编制形成覆盖三大方向、122项重点技术的体系化图谱,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技术图谱具体如何落地?记者了解到,“高品质建筑”方向涵盖14个子类、46项技术,聚焦提升建筑功能、质量与体验,助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好房子”。例如外墙与分户隔声系统,可有效改善隔音问题,提升居住舒适度。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方向包含6个子类、23项技术,涵盖BIM应用、建筑机器人、装配式建筑等,旨在通过信息化、工业化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益。建筑机器人已在腻子喷涂、地砖铺贴等环节替代人工,缓解建筑工人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方向设28个子类、53项技术,重点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能与抗风险能力。例如内涝智慧防控系统,可借助物联网与AI预测易涝点,并自动生成调度预案,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在江苏省住建厅一楼的“智慧的家”体验馆中,技术图谱中的场景已触手可及:毫米波雷达守护老人安全,重力柜空调无风运行,智慧管家“小艺”一键联动全屋设备……未来人居的轮廓正日渐清晰。
“技术图谱为培育创新生态提供了科学路径。”省住建厅副厅长路宏伟指出,图谱梳理了未来5–10年的重点技术方向,将引导创新资源向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战略领域集聚,助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攻关。
苏州市相城区副区长邢鹏表示,技术图谱明确了发展重点与产业链构建路径。目前,相城区围绕“智能建造+绿色低碳”两大赛道,打造全省首个智能建造产业示范基地,已集聚近30家优质企业。
费少云表示,下一步,技术图谱将从三方面持续发力:引导关键技术研发、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助力地方产业集聚,最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江苏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祖智慧)
2025年9月30日《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