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绿化具有增加城市绿量、促进建筑节能、控制雨水径流、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积极作用,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厅在加强城市屋顶绿化建设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为加强屋顶绿化建设,我厅于2015年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新建住宅小区要推广建筑雨水收集利用和屋顶绿化技术;在大型公共项目建设中推广使用透水铺装、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和下沉式广场。2021年印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碳达峰目标下绿色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开展屋顶绿化,提高城市空间三维绿量,持续提升生态效益和碳汇总量。在《江苏省“十四五”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中提出要着力提升园林绿化增汇减排水平,因地制宜开展公共建筑屋顶绿化、主次干道沿线院墙、围栏及立体交通设施垂直绿化,提高城市绿视率,构建释氧汇碳、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绿色碳汇空间。2022年,我厅印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乐享园林”民生实事工作的通知》,提出因地制宜实施屋顶绿化,打造可体验种植、健康疗愈、社会交往的绿色空间。各地也积极加强政策引导,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等地在城市绿化条例中,明确鼓励开展屋顶绿化建设。
二是强化技术支撑。2014年,我厅出台《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提出应因地制宜推进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并规定不同类型屋顶绿化折算绿地率的计算比例。2015年编制出台《立体绿化技术规程》,对屋顶绿化的设计、施工、验收、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关技术要求。2017年编制出台《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适生植物应用指南》,提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省内不同地区屋顶绿化适用的植物品种和搭配模式。2024年编制出台《江苏省改善型住宅设计与建造导则》,提出鼓励采用屋顶绿化、空中花园、墙面垂直绿化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层次、立体的绿化景观效果,营造宜居的住区环境。
三是指导地方实践。我厅指导各地积极探索屋顶绿化项目实践,南京市通过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屋顶绿化建设,实施紫东国际创意园区全部建筑覆盖屋顶绿化,还实施了银城广场辅楼屋顶绿化、圣和府邸酒店屋顶绿化等项目,并探索自动浇灌管养。无锡市以立体绿化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近年来,在保利达江湾城、香槟街铂悦府等住宅项目开展屋顶绿化建设,在信捷电器、新田鼎力、马山健适医疗等企业实施屋顶绿化。盐城市积极探索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实施铭城设计院办公大楼屋顶绿化、中鹰黑森林小区屋顶绿化等项目。徐州、苏州、南通、宿迁等地也积极推进城市屋顶绿化,累计保有量在全省靠前。
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累计建成屋顶绿化超114万平方米,虽然我省在屋顶绿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建筑屋顶环境存在温度变化大、风力强等特殊情况,后期植物管养和更换成本也较高,各地在推进屋顶绿化时面临一定的困难。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意见和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推进城市屋顶绿化建设。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已列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23-2027年)》的调研项目,我厅将加强城市屋顶绿化相关内容的调查研究,争取在《条例》修订中形成针对性的条款。鼓励各地结合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加强屋顶绿化建设。
二是加强技术研究。结合我省地方标准《立体绿化技术规程》修订工作,充分总结近年来我省屋顶绿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和难点堵点,进一步优化细化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的规定和要求。同时,加强屋顶绿化适生植物品种、设施设备研发和低成本养护技术研究,更好推动屋顶绿化可持续建设管理。
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学习借鉴国内外屋顶绿化建设优秀案例和先进管养经验,结合省内各地项目实践,在“园林艺术生活”公众号等平台进行专题宣传,促进行业交流互鉴。结合“公园生活季”等线下活动,向市民群众宣传屋顶绿化科普知识,提升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