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媒体关注
《江苏工人报》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发布日期:2025-04-02 10:27 浏览次数:


江苏“住有所居”扩容精进

 

住宅品质提升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3月31日,江苏省住建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住宅品质提升行动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以此推进改善型住宅建设,助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让老百姓住得安心、放心、省心、舒心。发布会上,省住建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就提升住宅品质等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老房改造,首推装配化装修

据了解,江苏省住建厅制定的《江苏省改善型住宅设计与建造导则》贯彻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针,从技术层面体现了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要求,从公共设施、环境营造等方面着力提升住区空间品质;从空间优化、建造管理等方面着力提升住宅性能品质;从物业管理、维护更新等方面着力提升居住服务品质。

不过,在答记者问时,省住建厅绿色建筑与科技处处长蔡雨亭特别提到装配化装修。他认为,相比起新建的改善型住宅,“老房子”在面积、层高等方面都难以再做调整,但装修改造时可以通过集成化设计、工业化建造等方式,在不影响房屋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居住品质提升。

据介绍,装配化装修是主要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内装部品、设备管线等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是当前国外的先进做法,也是我国住宅装修的重要发展方向。装配化装修,从制造上看,精度更高,品质更好;从服务上看,安装更快,影响更小;从环境上看,更低碳、更环保;从运维上看,更快速、更方便。

据悉,装配化装修采用的部品都是根据现场情况批量定制的,误差不超毫米,规避了手工操作带来的不精细、不标准,更好解决质量管控的问题,适合大规模交付的新建和改造类项目。

装修部件通常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实现拼接,现场可以合理安排工序,实现高效组装。比如厨房,传统装修需要数周时间,而装配化装修1—2天即可完成。现场无噪音无污染,减少邻里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首先装配化装修采用干式作业,极大地减少了水资源消耗。其次施工现场减少了大部分二次加工,极大地减少了现场垃圾。国家推广绿色建材以来,装配化装修的部品、原材料标准随之提高,保证了室内环境质量。

装配化装修的构件通常采用卡扣式、螺栓连接等可逆安装方式,损坏模块可直接拆除更换,大大降低维修耗时,比如出现管线故障,传统装修运维要开凿墙体后进行维修,装配化装修情况下只要打开检修口或拆卸模块面板即可直接维修。

住宅工程质量可“实时查询”

可以说,任何购房者,都非常关心房子的质量问题,那么,如何保障购房人对项目工程质量的“知情权”?

省住建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蒋惠明表示,为了更好地落实开发企业和参建单位的质量责任,省住建厅自2020年8月开始,在省内开展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试点,通过各地近5年的不断实践和完善,目前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已在我省大面积展开,累计共有1435个商品住宅工程(其中1068个在建)、341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284个在建)及时公示了质量信息,南京、徐州、南通、盐城、泰州等市已全域实施信息公示。

据介绍,质量信息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五方面:施工许可信息;参建单位名称及其项目负责人信息;主要建筑材料信息,包括钢筋、预拌混凝土、防水材料、保温材料、门窗等的生产单位、品牌、规格和进场验收结论等;隐蔽工程验收、分户验收等验收信息;精装修住宅有关信息,包括主要装修材料的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等级、产地等。

蒋惠明称,省住建厅要求改善型住宅都要实行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如果购房者买的是改善型住宅项目,可以通过开发商的企业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或施工现场及销售现场的二维码或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搭建信息平台等方式,查看所购住宅项目的质量信息。“未来在提升行动中,我们将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和项目,利用小程序,实现每户质量情况的实时查询,进一步保障大家的质量知情权。”蒋惠明透露,除此之外,还在制度设计上安排了“业主开放日”“业主预看房”活动,购房者也可以参加这两项活动,直接到现场查看房子实体情况,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做到“所见即所得”。

“我的小区我做主”

住宅品质提升过程中,“物业”是绕不开的话题。与“住宅品质提升行动”同期开展的还有“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业主是小区的主人,对小区内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省住建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刘涛直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业主可以成立自治组织,也就是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

对于当前业主自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组织和履职方面的不足,这位职能处室负责人表示,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明确了要大力推动业主自治组织建设,强化业主的主体意识,让“我的小区我做主”成为广大业主的共识,激发业主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据介绍,省住建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落实街道、社区属地责任,强化基层党组织对业主大会组建和业主委员会选举、换届的指导和监督,对具备条件的小区,及时组织、指导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小区,先行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代行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职责。同时,积极试点推广业主电子表决系统,助力破解业主大会投票门槛高的问题,提升业主共同决策效率。“我们还要会同有关部门对业主委员会成员加强培训指导。”刘涛分析,目前,不少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成员年龄普遍偏大,缺少法律和物业管理专业知识,履职能力较弱,不想做、不会做、不敢做、乱作为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难以有效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合同,对于业主违反管理规约的行为也常常力不从心。鉴于此,一方面,省住建厅通过编制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推动业主委员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指导依法完善小区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和业主委员会工作规则。另一方面,指导各地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针对基层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业主委员会成员等不同群体,分级分类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他举例,去年,苏州市姑苏区开办业委会学校,对首批156名业委会主任开展针对性培训,邀请法律、物业等领域专家开展政策解读、业务指导,发放业委会职责“一本通”,进一步提升业委会(物管会)成员的专业能力。

“此外,我们还推动几项试点:一是改革物业费收取方式,由单一的物业服务企业直接收取转为社区或业委会代收、存入共管账户等多种方式收取,有助于解除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之间的信任危机,同时也推动业主委员会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合同义务、督促业主履行交费义务。二是业主委员会离任审计,推动小区公共收益、维修资金使用阳光透明,强化对业主委员会的履职监督。三是物业服务项目经理向业主委员会和社区述职,推动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小区和谐。”刘涛介绍说。

 

本报记者 万森

2025年4月2日《江苏工人报》4版


关闭
打印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