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媒体关注
《建筑杂志社》移步皆美景,转眼见风韵,打造城市“水客厅”无锡样板——记无锡古运河(东门段)两岸景观改造更新项目
发布日期:2025-02-18 14:40 浏览次数:

 

大运河无锡段,孕育了无锡璀璨的文脉、独特的城脉与活跃的经济形态,这条雄伟的“黄金水道”“人文中轴”,在无锡不断焕发出新的风采与活力。无锡古运河(东门段)两岸景观改造更新项目是2024年无锡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项目全线2.4公里,占地面积约6.6公顷,总投资约1.5亿元。

项目以古运河滨水空间为载体,将运河文化、工商文化、休闲运动、生态环境修复和商业配套有机植入,实施了绿化景观提升、滨水空间改造、交通组织优化、桥下空间更新等改造提升工程,形成了长2.4公里、平均宽15米的城市“水客厅”。

早春2月,记者一行走在无锡古运河(东门段)两岸,目及之处皆是历史与现代的融合,项目为民服务匠心多多,创意满满,走进它就像是走进了一幅悠长的无锡城市历史画卷。

三道融合,实现慢行体系有效贯通

项目部分步道与周边社区、商业区打通,实现慢行步道三道贯通,整体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出行效率和舒适体验;增设无障碍通道11处、滨水浮桥4处,全域覆盖无障碍设施,更好造福特殊群体。

完善社区配套服务,从细节处提高周边居民幸福感

项目新(改)建厕所4处、停车位370个,其中新建一类厕所2处,并配备智慧厕所系统、第三卫生间、刷脸出纸机、小厨宝、新风系统等软硬件设备;新增城市配套服务建筑2000平方米,沿河步道设置直饮水点,从细节处提高周边居民的幸福感。

记者一行边走边看,沿途发现了运动主题、文创主题的休闲驿站、青年之家。无锡城建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徐劲介绍,运动驿站将与一线运动品牌合作,为热爱运动的市民提供沿途休憩、补给的舒适空间,文创空间则为产业孵化提供办公新场景。

挖掘历史文化、工业遗存,坚定文化自信

百年岁月,百年繁华,运河文化和吴文化在这里碰撞,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与历史印记。项目巧妙利用这些历史遗迹和工业遗存,打造了现代版运河美图。项目再现历史印迹,为的是弘扬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精心打造休闲娱乐社交空间,提升全龄友好形象

围绕运河文化普及、自然实践课堂、安全趣味通学,畅通长青公园与竢实花园间的道路,项目打造了儿童友好的“最美学径”和“最美家长等候区”,并活化利用工运桥、华新大桥等桥下空间,增设休憩座椅711个、乒乓球桌2台、健身器材3套,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丰富的休闲娱乐社交空间。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到,持续实施口袋公园和城市绿道建设、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城市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等民生工程、发展工程。这项任务在无锡古运河(东门段)两岸景观改造更新项目中,已成为市民看得见、摸得着、抬脚可达的“小幸福”。项目打造的公园化、复合型的高品质滨水休憩空间,已入选2024年江苏省“乐享园林”为民办实事项目。

城市公园怎么建?市民说了算。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通城市公园休闲、健身、消费、文旅“最后一米”,徐劲副总裁告诉记者,“人民城市人民建”这不是一句空话,建设之初,他们就收集了几千份当地百姓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对他们的建设方案制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散步的市民,大家纷纷表示,公园的公共服务功能真正落在市民“心坎上”,这个民生工程太好了,老百姓太满意了,太幸福了!

其中,薛女士说:“这个最美学径环境以及家长等候区建设得非常好,接送孩子的等候时间,家长们有散步交流的空间,孩子们结束一天紧张的学习,这里可以放松,可以玩耍。”

许女士也表示:“过年都说要去外地,我就觉得无锡好,干净、便利、处处是风景,无锡建设得太好了,去哪里都不如在无锡。看得出来,政府是真心为老百姓服务!

 

作者 张娟 

2025年2月18日《建筑杂志社》


关闭
打印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