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冶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无障碍设施的建议”收悉。无障碍设施是能够让社会特殊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民生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体现着对特殊群体的关爱程度,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于民生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策技术支撑
一是加强政策引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在老旧住区宜居改善、全龄友好建设等工程中加强适老化、适幼化改造。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城市更新行动的若干措施》,提出城市更新地区增设无障碍设施的新增建筑量可不计入规划容积率。
二是完善标准规范。我省先后发布了《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老年人住宅设计标准》《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通用图则》,修订了省级《住宅设计标准》《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细化了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求。
三是深化技术指导。编制了江苏省无障碍道路、公园、绿道、小区系列建设指引、江苏省《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图集》《江苏省口袋公园建设指南》《江苏省“城市林荫路+”建设指南》《江苏省“公园绿地+乐享场景”建设管理指南》,对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和配置进行分类指引。
四是注重经验推广。发布《江苏省城市更新实践案例集》,将盐城戴庄路更新、海安市系统推进无障碍环境示范城市建设等无障碍环境建设案例纳入案例集,指导各地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二、加大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积极推进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督促指导各地建立部门协同制度,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确定建设计划,严格落实建设标准,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开展省级检查,并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目前,全省累计4个城市被命名为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5个地区被命名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二是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省政府召开江苏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工作部署会、江苏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工作推进会,从顶层设计统筹城市更新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同时,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申报遴选的重要内容,引导各地开展城市更新中的无障碍设施改造。2022-2023年度80个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中,有19个项目涉及无障碍环境建设。
三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我省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类型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类,将建设小区及周边无障碍设施、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纳入“完善类”改造内容,加强坡道、扶手、电梯加装等改造内容,推动各地立足于居民意愿并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同步开展方案设计、施工验收。2022-2023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195个,其中,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的电梯 3222部,增设文化休闲场地、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超过110万平方米。
四是在公园绿地建设中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结合省政府民生实事“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动口袋公园、城市绿道、滨水绿岸等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务设施,2022-2023年,累计建成“乐享园林”活力空间项目303处。同时,全面落实残疾人优待制度,对残疾人游览收费公园实行门票优惠政策,提供志愿服务,提升残疾人的游园便利度。
三、提升养护管理水平
一是以法律法规保障设施管理。省政府发布了《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细化了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要求;组织修订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将不得占用无障碍设施等要求纳入修订内容,为各地开展无障碍设施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从“重建设轻管理”向“建管并重”转型。
二是以考核评优督促设施养护。修订《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县)标准》,要求无障碍设施管养维护责任明确、制度完善,纳入网格化管理和常态化巡查内容。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内容作为文明城市考核指标。在江苏人居环境奖评价标准中,纳入“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管理、使用情况良好”内容;在江苏人居环境奖(范例)评选主题中增设“无障碍设施建设”主题,全方位提升无障碍设施管理水平。
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群众期望还存在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持续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
一、开展城市体检,摸清无障碍设施底数。结合城市体检工作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指导各地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要求作为城市体检的重要内容,全面摸清无障碍设施底数,梳理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问题,找准问题根源。指导各地强化城市体检成果应用,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建设重点,依据体检结果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年度计划。
二、提升设计水平,强化无障碍设施细节设计。一是加强施工图审查。指导各地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江苏省《民用建筑及市政工程施工图无障碍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等技术文件,深化对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图细节把关。二是加强设计质量监管。每年组织开展全省勘察设计质量及市场行为检查,突出无障碍设施相关强制性条文落实情况检查,对违反标准的建设行为责令整改,并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予以处罚,督促落实相关标准规范。三是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省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发挥设计的引领作用,通过设计细节提升带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品质提升。
三、统筹推进建设,提升无障碍设施系统性。将无障碍环境建设融入重点工作全方位推进,结合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电梯加装、无障碍通道、扶手、盲道、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将公共建筑、居住区、市政道路、公园绿地等无障碍设施进行统筹建设,避免出现路面高差、设施衔接错位、断头盲道等问题,建设从住宅到公共空间的系统连贯的无障碍街区、无障碍片区、无障碍城市。
四、加强工作联动,加大无障碍设施管理力度。一是根据国家工作部署,督促各地在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中加强无障碍设施管理维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无障碍设施管理与城市公厕提标便民工程、全省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工作评价等联动力度,通过示范引领与考核推动,督促各地提升无障碍设施管理水平。二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邀请残疾人、老年人等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体验与评价等方式,积极拓宽公众参与无障碍设施管理的途径。
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无障碍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的社会宣传,普及无障碍知识,提升社会公众对无障碍设施管理的理解和支持,减少无障碍设施的破坏和占用现象,营造社会公众共建共治共享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氛围。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将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也请您继续给予关心,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