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民生领域广泛采用装配式钢结构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装配式建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现答复如下:
钢结构建造速度快、抗震性好、工业化程度高,材料可以回收利用,绿色低碳的建设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钢结构建筑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都明确提出了 “推广钢结构住宅”。
2020年8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9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鼓励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积极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房建设,完善钢结构建筑防火、防腐等性能与技术措施,加大热轧H型钢、耐候钢和耐火钢应用力度,推动钢结构建筑关键技术和相关产业全面发展”。2022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高品质钢结构住宅建设,鼓励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
我省高度重视钢结构实现“双碳”目标的潜力和前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钢结构建筑发展。
一、 支持钢结构建筑参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创建
《江苏省“十四五”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在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采用钢结构,积极探索钢结构技术体系在住宅和农房等项目中的应用”以及“积极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在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创建过程中,鼓励钢结构建筑积极申报。截至2023年,共创建苏州湾文化中心、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全钢结构示范项目52项,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持续完善钢结构建筑标准体系
截至目前,我省已发布并实施《施工现场装配式轻钢结构活动板房技术规程》《钢骨架集成模块建筑技术标准》《轻钢龙骨式复合剪力墙房屋建筑技术规程》《单元整体式钢结构建筑技术规程》和《装配式异形束柱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等多部地方标准,以标准化为主线打通钢结构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的断点、堵点。此外,还立项了《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健康监测》《超大跨钢结构数字化建造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围绕钢结构开展研究;推动《钢结构建筑案例集》的编制工作,为钢结构应用推广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省建材细分领域钢结构的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占比约25%,比水泥制品略少,主要是因为成本因素制约了其进一步推广使用。为助推钢结构企业通过智改数转网联,进一步降本增效,下一步,我省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智能建造。建立健全智能建造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以智能建造为突破口,推进传统建造方式向新型建造方式转变。完成规上企业智改数转的免费诊断,组织相关单位编制钢结构行业的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指南,为相关企业开展设备更新、数字化改造,提供绿色转型技术路径。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鼓励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选用钢结构等绿色建材,促进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推动政府采购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扩大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范围,支持企业参加绿色低碳建筑博览会,促进绿色消费,强化行业交流合作,营造各方关注支持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钢结构等建材建筑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服务,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增加创新投入,不断提高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支持企业优秀科技成果申报省科学技术奖。
四是加快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培养。大力推进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鼓励企业同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培养满足建筑业转型升级需求的行业高端人才和紧缺技术技能人才。增加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公益性培训供给,发挥建筑业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急需紧缺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