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江苏省(南京)园艺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并将于4月16日如期开幕。本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筹备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4月9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桃花源,园林便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桃花源”。从古典园林到当代城市园林,我们从来没有停下追求美好家园的脚步。自2000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传承园林文化艺术精粹,营建自然诗意的景观环境,塑造人民美好生活空间。经过20年的探索实践,园博会办会形式从起初单一的园林园艺展会,发展演变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产生显著综合效应的行业盛会,也成为我省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的品牌工程,在全国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届园博会由省人民政府主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其他12个设区市人民政府协办,会期自4月16日起至5月16日,历时一个月。省委、省政府对办好本届园博会高度重视,要求站在更高起点上,坚持创新理念,打造精品工程,实现一届比一届办得好、一届比一届更加精彩的目标。为加强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了以分管省长为主任,13个城市分管市长、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园博会组委会。在筹备过程中,省政府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主持召开组委会工作会议,到现场调研指导,对筹备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各参展城市、参展部门根据组委会统一部署,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各项筹备工作顺利开展。南京市作为园博会承办城市,江宁区作为博览园主会场所在地,承担了大量繁重和具体的筹备任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狠抓落实、强力推进,确保了各项筹备工作的圆满完成。
高水平、高质量建成园艺博览园
本届园博会新建的园艺博览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占地面积约345公顷,处于青龙山、黄龙山、宝华山生态廊道与绿道网络生态织补的山水格局之中,是南京紫东片区重要生态节点,所在区域具有良好的山林植被、工业遗产、矿坑崖壁等特色资源。博览园建设紧紧围绕“锦绣江苏•生态慧谷”主题,融合“花园、公园、乐园、家园”理念,通过生态园林技术、绿色转型发展、多元文化融入,旨在打造集园林园艺展示、休闲体验、度假康养和会展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园林,探索当代园林、建筑、景观建设的新方向和新途径,引领我省城乡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
博览园充分结合和响应场地特征,由时光艺谷、苏韵荟谷、云池梦谷、崖畔花谷等四大花园组成。按照建设精品园林的目标要求,建成的博览园呈现出四大特色:一是传统园林艺术的现代传承与创新。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本届园博会城市展园,通过对江苏经典园林要素的创意提取,将各地园林文化和园林技艺进行了集成表达,致力于传承园林经典,以古为新,再现江苏园林胜景。二是城市山体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再造。本届园博会博览园所在区域地形地貌丰富,历史上由于采石活动遗留了许多采石宕口。通过对博览园所在区域内城市山体的生态修复、更新织补和景观再造,打造出了生态系统良好的都市地景奇观。三是现代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博览园建设保留了水泥厂工业遗存,实施对崖壁矿坑及工业厂房的活化利用,在横跨千米的矿坑中营造了云池梦谷,在深达40米的废弃泥潭中建成了时光艺谷,实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当代的对话。四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本届园博会坚持科技引领,探索应用园林建设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合理选用园林植物新品种,普及应用乡土适生植物,形成了良好的景观空间和生态效应,塑造了城市高品质建设的新样板。
重精品、重特色筹办专题展览和园事花事活动
本届园博会致力于搭建园博交流的“竞技”平台,推动全省园林园艺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广泛征集和严格挑选,本届园博会将集中展出一批高水平、有特色、代表性强的园林园艺展品,包括插花、盆景、赏石精品、花卉花艺等专题展作品。为鼓励创新、多出精品,本届园博会将对城市展园和参展作品进行评奖。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促进职工技能水平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本届园博会将举办全省园林绿化行业花卉工(插花)职业技能竞赛。为传承园林营造技艺,提升城乡空间文化特色与功能品质,期间还将组织举办“园博园的时代传承与创新”对话活动、江苏名园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以及《江苏古典园林实录》图书首发仪式等一系列活动。
既精彩、又简约地组织好开闭幕式及相关活动
本届园博会将继续坚持节俭办会、节俭办展的原则,紧紧围绕园博会主题,积极服务社会需求,更好贴近百姓生活,通过创新活动组织形式,营造喜庆祥和的会展气氛,真正把园博会办成人民的节日。为确保园博会的顺利开园和开闭幕式等相关活动,南京市及江宁区做了周密部署和充分协调,开展了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并在疫情防控、治安交通、公共保障、应急救援、参观接待、宣传报道等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后三天(4月10日—12日)还将进行压力测试,为开园、开幕做好全面准备和有力保障。
历经20年的创新实践与不懈追求,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赢得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和普遍赞誉。第十一届江苏省(南京)园艺博览会紧扣新时代、新理念、新要求,本身就是美丽中国、美丽江苏、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一场集园林艺术展示、体验休闲、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生态和艺术盛宴即将揭幕,一处体现时代追求、传承传统文化、承载美好生活的桃花源即将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长期以来,新闻媒体十分关心我省园林园艺事业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关注着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此,我代表组委会办公室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真诚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做好本届园博会的宣传报道工作,不断扩大园博会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也欢迎大家参加本月16日举行的开幕式以及随后的系列活动。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希 何钢
2021年4月9日《紫金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