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 监督管理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2020年度省级绿色智慧示范片区专项资金奖补项目验收情况的通报

(发稿时间:2021-12-23  阅读次数:

苏建函质安〔2021〕646号


各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

根据《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江苏省建筑工程绿色智慧示范片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专项资金奖补项目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省级绿色智慧示范片区专项资金奖补项目验收的通知》等要求,我厅于202111月组织5个专家组对全省31个省级绿色智慧示范片区专项资金奖补项目(以下简称“示范片区”)进行了验收。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对示范片区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和片区内项目标准化建设、智慧工地建设、绿色施工等预验收的基础上,我厅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材料、抽查评分、现场问询等方式对各示范片区进行全面验收。从验收情况看,各地能够按照验收标准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加强过程管理,整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31个示范片区验收评分均达70分以上,合格率100%、优良率64.5%;示范片区内建成智慧工地694个,验收抽查123个智慧工地,优良率51%,经各地推荐省级标准化星级工地665个,占比95.8%

(一)组织实施有力有效。各地建设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示范片区建设,南京市、盐城市等地因地制宜制定出台配套政策,进一步细化方案标准,及时为示范片区建设提供有力指导。扬州市加强与自然规划、财政等部门间联动,在规划设计、土地招拍挂等环节配套政策措施,在规划设计条件文本中纳入鼓励推广智慧工地建设的政策要求,并作为土地招拍挂文件内容予以公告。徐州市、连云港市等地强化过程管理和工作调度,深入一线加强督查指导和跟踪服务,取得较好工作成效。淮安市、宿迁市分别在民防馆、人民广场等地设置智慧工地展区和体验馆,结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积极宣传展示智慧工地建设应用成效,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果明显。

(二)智慧监管体系构建取得明显进展。示范片区的建设,改变了过去智慧工地建设和安全管理信息的“散”、“孤”、“零碎”等问题,打通了省、市、县(区)三级监管平台数据接口,实现了政府监管平台与智慧工地项目端平台的联通,构建了智慧工地监管全过程体系。常州市监管平台建设全市统一规划、实现分级管理,纵向实现市、区及项目端平台无缝对接,横向打通了与视频监控、劳务实名制、扬尘监测等分系统的联接,各级监督机构及监督员可按各自权限浏览监管。苏州市监管平台与建筑业从业人员“苏安码”数据进行对接集成,能分类统计和展示施工现场人员“绿黄红”码数量及原因。

(三)项目集约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慧工地及示范片区的建设,改变了项目施工管理时空限制,基于移动互联实现了对人、设备和环境的全时段、全方位监管模式。智慧工地还将现场环境监测、车辆未冲洗监控、劳务实名制等多条口业务功能进行整合,满足政府各行业部门差别化监管需求,推动了工程项目端集约化管理。示范片区平台建设把行业监管、项目管理与现场监控进行了有效融合共享,通过设计多级预警、分类推送的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有效管控体系。无锡市、常州市新北区等地紧盯重点环节,将塔吊预警监测、施工升降机监测等危大工程子系统接入政府监管平台,通过将现场数据流纳入监控和预警,强化了对项目端危大工程管控的威慑,并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差别化监管。

(四)应用科技手段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一些施工企业以争创绿色智慧工地为契机,积极创新管理模式,自主探索增加“智慧党建”“智能用电监测系统”“智慧螺母监测”等特色业务模块,推动智慧工地建设从“有”向“优”转变。验收中发现,南通四建集团积极开发动漫短视频安全教育云平台,开展基于BIM技术施工时变结构监测等基础性技术课题研究,坚定企业信息化转型步伐。常州成章建设开发企业版智慧管理平台,探索实现对企业所有在建项目集中统一管理,加大机械设备等危大工程监控,提升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南京合智信息等集成服务商积极开展技术产品创新,与华为、中兴等合作开展智慧工地数据底座问题研究,构建数据分级存储、边缘计算、即插即用的技术机制,解决当前智慧工地建设中大数据管理应用难题。

(五)产业基础和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我省从2018年南京市24个智慧安监项目试点起步,到2019年全省107个绿色智慧示范工地,再到2020年的31个绿色智慧示范片区创建,智慧工地建设由“点”至“面”逐步向全覆盖跨越。全省运营服务市场主体由最初几家,发展到现在的80家以上,产业链体系已具雏形,产业容量不断扩大,标准版智慧工地的建成费用由最初的百余万元下降至三十万元左右,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南通市政府专题印发智慧建筑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将智慧工地纳入建筑业发展要点,打造“南通智慧建筑”品牌。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部分项目平台应用不够充分。在信息化系统和智能化产品的基础上,智慧监管和智慧工地平台实现了数据的汇集、展示与分析,但部分智慧工地平台因集成服务商运维质量不高、监测设备劣质、数据分析应用不到位、现场技术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平台数据质量不高,数据上传不真实、不及时,少数工地甚至存在突击上设备、补数据等问题,平台数据未能与日常管理工作有效结合,系统应用和实际管理两张皮,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二)少数项目数据对接仍有难度。虽然全省已出台智慧监管及智慧工地平台数据对接标准,但实际运行中仍存在智慧工地平台与当地实名制系统数据对接难问题,导致实际数据与现场有所偏差。此外,少数地区主管部门制定智慧工地相关政策标准时,部分功能数据标准与省标不一致,增加了对接难度。

(三)相关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智慧工地现行评分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还不够强,少数功能模块还存在覆盖成本高、管理效能低等问题。现有政策标准侧重于政府监管要求,未能充分贴合企业项目需求。未建立智慧工地专业管理和实施人员的培训标准体系,导致实施人员对智慧工地建设标准理解不一、思路不清、实际运用不充分等问题。未建立智慧工地现场硬件安装、系统调试、日常维护等技术标准,未建立统一技术服务合同文本,对技术服务内容、服务要求、服务质量、违约内容、违约责任等未能进行有效规范。

(四)集成服务质量差异较大。智慧工地建设经过三年的试点、示范推进,集成服务商的服务品质整体上得到明显提高,但随着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集成服务商数量也迅速增加,少数集成服务商存在服务质量低下问题,例如:部分集成服务商因示范片区内项目少,单体投入低,不能及时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和数据准确;部分集成服务商为抢占市场盲目扩张,实际技术人员和力量不能满足业务增长需求,造成服务质量跟不上,运维服务标准下降;智慧工地服务质量巡查发现、问题处理、异议核实等工作机制有待建立。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巩固深化示范片区建设成果。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及时总结近年来智慧工地建设经验做法,巩固深化现有成果,梳理形成长效机制,保持当前良好发展势头。我厅将发布《江苏省智慧工地建设与应用白皮书》《江苏省智慧工地示范项目图集》,推进各地实现全省各级智慧安全监管平台建设的全覆盖,实现全省所有智慧工地接入智慧监管平台的全覆盖,构建智慧工地、县、市、省施工安全智慧监管网络体系,实现四级数据的联通对接,安全监管信息的高效流转和分析利用。不断完善落实省建设工程智慧安监和智慧工地技术标准等配套机制,推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坚持服务监管和服务现场融合,加强过程管理、紧贴一线服务指导,积极宣传提升智慧工地产业影响力,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企业转型发展内生动力。

(二)持续完善智慧工地建设体系。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持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不断丰富智慧工地内涵,推进劳务、质量、生产进度、物料管控、绿色施工等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纳入信息化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和施工项目创新特色功能模块。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围绕智慧工地产业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加强技术产品创新。因地制宜探索制定科学适用的政策和技术标准,鼓励地方和企业标准先行先试,成熟后提升申报为省和国家行业标准。构建完善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夯实事业发展根基。

(三)强化智慧工地应用和行业监管。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运用数据动态验证、远程视频抽查等方式,推动智慧工地运用,并定期通报应用情况。要加强对智慧工地运维服务情况监督检查,定期公布运营服务质量差的“黑名单”,严厉打击产品以次充好、数据造假等行为。我厅将逐步实现“智慧工地平台”与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建工安责险服务等系统平台的对接、信息共享与数据分析应用。要加强数据分析结果实际应用,将现有平台以展示数据为主的被动浏览方式,提升为以结果推送为主的辅助监管方式,推动全省智慧监管和智慧工地建设进入新阶段。

(四)运用业绩认定提升运维质量。进一步加强智慧工地数据全过程管理,依托“省安管系统”智慧工地管理模块,优化数据动态验证机制,增加数据验证频次,及时跟踪智慧工地使用情况,在线实时公布验证结果。针对市场集成服务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问题,建立基于数据动态验证、用户评价体系的集成服务商业绩认定制度,适时公布经认定的智慧工地业绩和集成服务商名单,防止恶意低价竞争降低服务质量,出现劣币驱良币现象,引导市场选择、有序竞争、优胜劣汰,倒逼集成服务商提升服务质量。

(五)加强平台建设规范数据交换。“省安管系统”智慧工地管理模块将在现有数据抓取接口基础上,根据各地建设主管部门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及项目平台需求,适时增加更多公共数据抓取接口,及时在线发布接口文档,共同推动各级平台的数据集成、分析与应用。针对少数平台未能兼容省级数据交换标准,增加数据交换技术难度和成本等问题,各设区市主管部门发布的智慧工地数据对接标准必须符合全省统一要求,鼓励各地创新建设“1+5+N”模式,自行增加的个性化功能,超出《江苏省建设工程智慧安监技术标准》范围外的,数据对接标准应符合《江苏省智慧工地建设标准》(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并及时在线公示,便于智慧工地平台对接。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1223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2020年度省级绿色智慧示范片区验收通过名单.pdf.pdf

附件2:2020年度省级绿色智慧示范片区标准化星级工地名单.pdf.pdf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江苏省建筑安全监督总站
邮箱:JSAJZH@163.com    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88号江苏建设大厦15楼